10月23日下午,江汉大学人工智能学院研究生第一、二党支部在J04五楼会议室联合举办“读·学·悟”师生联学交流会。活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通过“理论共学+科研解惑”的创新形式,搭建起师生互动新平台。学院副院长胡晓莉出席指导,研究生党支部书记张万宝、陈郑,党员导师代表陈子琪、魏祖帅、赵体伟及30余名研究生党员、入党积极分子代表参加活动。
一、重温誓词砺初心,理论学习强根基
活动在庄严的入党誓词中拉开序幕。在研究生第一党支部副书记许楠桸同志的领誓下,全体党员与入党积极分子高举右拳,面向党旗庄严宣誓,铿锵有力的誓言在会场回荡。通过重温入党初心,与会党员进一步强化了使命意识,纷纷表示将以实际行动践行誓言,在科研攻关和学业发展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。

图1 师生党员重温入党誓词
在“读原著、学思想”环节,与会党员重点学习了《习近平谈治国理政》第五卷中关于“高度的历史主动精神”的重要论述,并结合科研实践展开深入研讨。研究生党员方钰结合自身经历谈到,面对实验瓶颈,正是“历史从不眷顾犹豫者、懈怠者”的论述激励自己迎难而上、突破创新;胡芃哲则从国家战略需求出发,提出科研工作应紧扣中国式现代化目标,让每一行代码、每一组数据都服务于科技自立自强。两位党员的发言引发了现场热烈共鸣,进一步深化了学习成效。
二、师生共话研途路,精准指导助成长
师生座谈环节聚焦“高效沟通与情绪疏导”及“经验分享与研途规划”两大主题展开,三位导师结合自身经验为研究生答疑解惑。魏祖帅副教授强调,师生沟通应以相互尊重和信任为前提,鼓励学生主动交流、理性表达,以开放心态化解分歧,提升科研协作效率。陈子琪副教授则从学术素养培养角度指出,研究生需尽快完成“从学生到研究者”的角色转变,尤其要注重学术表达的严谨性,通过规范化的文本沟通(如论文写作、组会汇报)锤炼逻辑思维,为未来职业发展奠定基础。赵体伟副教授从科研方法论出发,建议学生选题应兼顾个人兴趣与国家战略需求,并分享了“先广泛涉猎、再聚焦精读”的文献阅读技巧,同时提醒学生正确看待论文修改与拒稿,将学术批评视为成长契机。导师们深入浅出的讲解,辅以生动案例,现场互动氛围热烈。

图2 导师代表与学生开展面对面交流
在自由提问环节,研究生党员及积极分子踊跃发言。电子信息专业研二学生郑欣鹏就“如何平衡硕士论文的理论深度与工程实践”寻求建议;邓元威、李明欣等同学则分别针对“毕业论文开题要点”“攻读博士的学术准备”提出具体困惑。导师们逐一回应,强调学术研究需避免碎片化拼凑,应通过系统文献梳理形成问题意识,将前人成果有机融入自身研究框架,最终建立独立学术观点。交流中,“培养批判性思维”“强化学术规范性”等关键词被反复提及,为研究生后续学习提供了明确改进方向。
三、凝聚共识再出发,砥砺奋进谱新篇
研究生第二党支部书记张万宝在总结中强调,本次活动实现了思想淬炼与科研指导的双重成效。他要求研究生党员切实发挥模范带头作用,将理论学习的政治热情转化为科研攻关的实际行动,在创新突破中践行科技报国使命,以先锋姿态引领学风建设。
活动结束后,与会师生反响热烈。研一党员陈晓德表示:“本次活动为我们指明了科研方向,对未来的学习规划具有重要指导意义。”研二党员袁家鑫谈到:“老师们的经验分享让我对论文修改和职业规划有了新的认识,特别是如何正确看待学术挫折,受益匪浅。”入党积极分子李浩说:“通过参与党员活动,我更加坚定了向党组织靠拢的决心,老师们深入浅出的讲解解决了我在科研中的诸多困惑。”

图3 研究生第二党支部书记张万宝作总结发言
